网购翡翠当心“假证书”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近年来,假证书直播购物成为人们重要的网购购物方式之一,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心仪的翡翠商品,但其中也存在不少交易陷阱,当心尤其是假证书翡翠这种难以衡量价格的物品,若产生纠纷,网购消费者的翡翠权益往往难以保障。4月23日,当心江苏省连云港市消保委介绍了近期处理的假证书直播购买A类翡翠手镯遇假货、假证书的网购投诉案例。
“美翠坊8899”直播间截图。翡翠资料图片
消费者杨女士在微信视频号“美翠坊8899”的当心直播间花费1500元购买了一只翡翠手镯。购买时,假证书商家在直播间用一张纸明确写明“天然翡翠手镯源头……A货翡翠手镯 有证书 全国复检”,网购在介绍产品时也口播表示,翡翠手镯是缅甸翡翠A货,带有鉴定证书,支持全国复检,杨女士便放心地购买了。
消费者购买的手镯及证书。资料图片
收到货后,杨女士发现手镯做工粗糙,并不像是A货翡翠,便向一家鉴定中心咨询。经初步检测,鉴定中心告知手镯是B+C货。杨女士向商家反映,商家却仍坚持回复手镯是A货。为了弄清手镯到底是什么等级,杨女士委托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手镯进行鉴定。鉴定结果显示:翡翠(处理)手镯,经过染色、漂白、充填处理。杨女士多次联系商家处理未果,遂投诉至连云港市消保委。
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鉴定证书。资料图片
连云港市消保委联系被投诉商家了解情况,商家辩称自己是从外地进的货,也不知道翡翠手镯的真假。连云港市消保委投诉部单晓生主任指出,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证据,商家交付的翡翠手镯并非承诺的A货翡翠手镯,应承担退货义务和产品鉴定费。经调解,商家最终同意退款赔偿。
“这起投诉中,商家用‘天然翡翠手镯源头’‘有证书’‘支持全国复检’等方式宣传介绍,降低消费者的戒备心,实际却以次充好,以一张假证书欺骗消费者购买了等级低的翡翠手镯。”连云港市消保委秘书长徐浩表示,翡翠业内讲究种差一分、价差十倍,在直播间却演变成了“灯差一分、价差百倍”,再加上假证书“作证”,消费者不仅难以知晓自己购买的翡翠饰品等级,而且长期佩戴经过漂白、浸蜡、染色的翡翠饰品还对人身体有害。目前,一些市场上只要几元钱就能买到翡翠鉴定证书,正是这些廉价且不知真假的“鉴定证书”,让不少消费者损失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。
连云港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,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经常见到的有CMA、CAL、CNAS3种标志。消费者首先可以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,点击“资质认定机构”栏目,查询出具鉴定证书的机构是否存在;其次,进入该出证机构官方网站查询证书是否存在;最后,观察证书重点内容是否齐全,比如是否有CMA标识和防伪标识、印章是否清晰完整、机构地址及联系电话等是否齐备、检验人员签名是否清晰可辨认等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手工填写的鉴定证书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。(薛晶晶)
责任编辑:赵英男
- [2025-10-04 05:31] 好设备不止一面!小松PC225LC
- [2025-10-04 05:30] 来香港,感受味蕾上的多彩贵州
- [2025-10-04 05:30]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| 四川成都:抵制过度包装 学会“一看二问三算”
- [2025-10-04 05:29] 广东建立《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的检定装置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
- [2025-10-04 05:28]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终评结果公示通知
- [2025-10-04 05:17] 龙川县请来“外脑”,共谋乡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
- [2025-10-04 05:10] 黑龙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
- [2025-10-04 05:09] 在乡村街头向梦想“灌篮”!广东沙溪队强势加盟《这!就是灌篮》第六季
- [2025-10-04 05:09] 与首发经济共舞,大悦城在北京的首发实践
- [2025-10-04 04:30] 亩产652.71公斤!清远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测产结果达早造预期目标
- [2025-10-04 04:24] 观战奥运,农食品牌也有自己的“流量公式”
- [2025-10-04 03:59] 北京石景山筑牢夏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
- [2025-10-04 03:47]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终评结果公示通知
- [2025-10-04 03:43] “高明三姑娘”杨恩莹:真诚是我直播的必杀技
- [2025-10-04 03:31] 广东已完成今年林分优化提升和县镇村绿化任务
- [2025-10-04 03:28] 低空经济“飞”出新质生产力!广东十佳农事无人机飞手诞生
- [2025-10-04 03:22] 书香绽芳华 笔墨绘新章
- [2025-10-04 03:19]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
- [2025-10-04 03:13] 广东GDP半年报:12个地市农业增长率“跑赢”平均线
- [2025-10-04 03:11]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醒:小心被新型职业技能培训“割韭菜”